重慶體育局談體育產業發展:搶抓機遇 順勢而為
“十二五”期間,重慶體育產業工作推進有力、亮點紛呈。尤其在2015年,重慶市堅持改革創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貫徹落實(國發﹝2014﹞46號)文件精神,體育產業的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為此,重慶市體育局局長辛世杰就該市體育產業發展的情況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記者:請談談重慶在落實46號文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辛世杰:國務院46號文件下發后,我們一方面強化宣傳,做好輿論引導和文件宣傳工作;一方面積極主動與市政府辦公廳,以及市級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為制定出臺《實施意見》奠定基礎。通過廣泛的調查研究和征求意見,2015年6月,市政府正式印發了《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發布后,我們將《實施意見》的28項重點任務分工并進行細化分解,具體落實到全市22個市級部門和單位,明確了每項工作任務的牽頭單位及完成時限。與此同時,部署貫徹落實工作,強化督促檢查,督促各區縣制定本地區的實施細則。
記者:重慶在加快體育產業發展上都有哪些具體舉措?
辛世杰:首先是開展全市體育產業統計調查工作,完成了《2014年重慶市體育產業普查統計報告》,為我們制定產業政策和決策提供了科學、準確的數據基礎。
第二是制定了《重慶市體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重慶市體育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年)》。
第三是設立了重慶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幫扶體育產業企業發展壯大,撬動社會資本投資體育產業。
第四是在西部地區率先推行醫保健身一卡通制度,職工醫保參保人員醫保個人賬戶結余金額,可用于支付體育健身項目消費,釋放潛在的體育消費需求。
第五是推廣養生保健運動項目和“運動處方”,發展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研發運動康復技術,建設運動性傷病防治和康復專門醫療機構,促進康體結合,拓展體育康復市場。
第六是協調市質監局將體育健身、體育中介、體育服務貿易等3個方面納入重慶市現代服務業領域標準體系進行研究建設,開展體育產業地方標準的征集工作。
記者:重慶體育產業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辛世杰:到2020年,重慶體育產業總規模年均增長16%以上,在2015年基礎上翻一番,超過500億元。二是初步建立起符合現代體育發展規律,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體育產業體系。三是按照全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要求,優化體育產業空間布局,推動全市體育產業協同發展。四是產業基礎更加堅實,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7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1300萬,市民體質抽樣合格率達到93%。
到2025年,基本建成較為完善的體育產業體系,體育產業總規模在2020年基礎上年均增長10%以上,達到1000億元。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超過1400萬,市民體質抽樣合格率保持全國前列。
記者:請結合地方體育特色,談談重慶在體育產業發展方面的特色和優勢。
辛世杰:2013年9月,重慶市委綜合考慮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因素,將全市劃分為五大功能區域,因此,我們在體育產業的發展布局上也充分結合各區縣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按照“一核兩帶多基地”的發展理念,突出特色。
一核:就是充分發揮都市功能核心區和都市功能拓展區資源要素集聚、產業門類齊全、體育市場活躍優勢,重點發展健身休閑、賽事表演、中介培訓、文化傳媒、商務流通等體育服務業,打造都市體育產業核心聚集區。
兩帶:一是利用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的水資源優勢,打造西部最具影響力的水上運動娛樂服務帶;二是利用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優良的生態資源和民族特色,重點發展山地戶外旅游和民俗體育休閑旅游服務帶。
多基地:充分發揮城市發展新區,建設具有重慶特色的現代體育制造產業基地和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基地。鼓勵各區縣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培育滑冰、滑雪、滑草等各自特色的體育產業基地。
- 上一篇:河南體育局局長張文深談發展特色體育產業 2016/3/14
- 下一篇:廣東220所學校體育運動場館將向社會免費開放 2016/3/10